加拿大央行將隔夜利率下調至 4.75%

顯示文本
打印文本

[音樂播放] 一如所料,加拿大央行將隔夜利率下調25個基點, 這是自2020年3月以來首次減息。 今日和我一起討論的是Hafiz Noordin。 首先,Hafiz,您覺得意外嗎? 不。對加拿大央行來說,這顯然是一個重要日子, 終於下調了自去年夏天以來的5%政策利率。 但我並不認為這是意料之外。 我認為在目前6月或者等到7月減息都是有充分理由的。 但我認為市場大多預期 央行會於未來幾個月內減息。 我覺得主要的一點是 加拿大的通脹數據一直相當穩定地走低。 我們要知道加拿大央行不僅以2%為通脹目標, 其實還有一個1%至3%的目標範圍。 而無論是整體還是核心通脹,都已經低於3%。 所以我認為加拿大央行有理由聲稱 其貨幣政策一直奏效,給經濟降溫, 而央行現已準備就緒,使利率從最高上限水平下降。 那麼您認為央行應該在此暫停,還是預期將再有所行動? 我認為還會陸續有來。 事實是我們不僅看到通脹數據下降並趨向目標, 甚至數字上的增長,大體上也可以說加拿大是在降溫了。 這沒有美國那麼強, 因此我認為今年再減息一、兩次是合理的。 我認為主要的爭論在於此後的發展。 2025年、2026年內能減息多少? 終點利率是多少? 是3%,還是更低或更高? 所以,是的,將繼續減息。 最終會走向何方才是主要爭論的問題。 好的,我知道您很忙。 貨幣市場如何定價今年餘下時間內 加拿大央行的隔夜利率變動? 您有什麼看法? 就近期對減息的預期而言,今日有頗大的變動。 所以我提到,市場原本預期今年大約會再減息一、兩次。 現在更傾向於在今日之外再減息兩次。 我認為從加拿大央行的聲明來看, 在未來的會議上,對減息持開放態度是合理的, 如果通脹數據維持目前趨勢的話。 因此,即使是7月也有可能減息。 我估計在這次會議之前,很多市場參與者都在揣測6月或7月。 我們有可能最快於7月看到下一次減息。 我認為我們可以相信加拿大央行 可以啟動這個寬鬆週期,而且無需久候。 加拿大央行現已開始寬鬆, 我認為現在的重要問題是加元的前景如何? 特別是如果要考慮到我們的政策利率和聯儲局的分歧。 您有什麼想法? 是的,這是一個重要的主題,因為聯儲局仍然有點 必須更加謹慎,因為那邊的數據更加堅挺。 加元匯率在去年處於0.72至0.76美元之間, 我認為鑑於加拿大央行今日的行動, 加上加拿大的數據比較低於預期, 我認為回到0.72美元的範圍是合理的。 本週五將有一些重要的就業數據。 我認為加元是否會跌破0.72美元水平, 我們需要看看彼此的差異的發展。 我認為在此基礎上,還沒有到達那水平。 我認為最近的美國數據看來也有點疲軟, 所以可能還有一段時間處於0.72美元至0.76美元的範圍內。 您提及我們已看到通脹降溫的趨勢, 但您認為通脹有再次加速的風險嗎? 甚至開局已經相當強勁的房地產市場, 我們是否會看到樓市再度升溫? 是的,我們也必須觀察加拿大的樓市 以確定有關通脹或通脹減速趨勢的論調是否有變。 樓市肯定已穩定下來, 過去一年我們看到有些許下降。 所以我認為在加拿大主要是 貨幣政策發揮了作用,增加了房貸利息成本, 以致經濟其他部分的消費減少了。 在整個通脹籃子中,住屋佔了其中的一大部分。 但人們所購買的各類商品和服務 都因價格壓力而下降。 所以我認為即使樓市因這次減息而有所反彈, 我認為,目前的政策利率仍處於 4.75%, 這還是有點限制性的。 我認為短期內是不足以真正改變通脹情況。 最後,展望未來,您將密切觀察哪些 與加拿大央行下一步行動相關的指標? 我們首先討論了通貨膨脹, 我想重申這將是至關重要的。 對加拿大央行來說,這就是他們的一個政策目標。 不像聯儲局那樣有兩個目標,即通脹和勞動力市場。 所以他們會一直關注這一點。 但這不僅僅是關於按月通脹率, 這些趨勢固然重要, 然而我們也要考慮通脹預期。 所以您提到樓市是一個前瞻性的數據點, 從此處著眼以判斷未來的通脹走向。 加拿大央行也關注通脹調查。 因此,在他們下次會議上發布貨幣政策報告時, 我們將看到央行對通脹預期的說法。 我認為增長數據永遠都是重要的, 數據自7月以來一直疲軟。 如果持續降溫,或者甚至對加拿大的增長帶來更多下行風險, 我們可能會看到加快減息。 我認為這是我們正在觀察的事情。 最後我想說,我們顯然還要考慮國內數據, 但我們與美國息息相關,美國和聯儲局的一舉一動 不僅對美國債券市場很重要,對加拿大債市亦然。 所以我們必須認真觀察數據如何演變。 我認為目前加拿大央行可以規劃其短期的路徑 以決定是否減息。 但在某個時候,如果聯儲局因為 美國數據保持堅挺而要按兵不動, 那時,這種差異可能會達到一定的限度, 我認為這將是一場持續的辯論。 Hafiz,非常感謝您抽出時間。 謝謝。 [聲音標誌] [音樂播放]
顯示文本
打印文本

[音樂播放] 一如所料,加拿大央行將隔夜利率下調25個基點, 這是自2020年3月以來首次減息。 今日和我一起討論的是Hafiz Noordin。 首先,Hafiz,您覺得意外嗎? 不。對加拿大央行來說,這顯然是一個重要日子, 終於下調了自去年夏天以來的5%政策利率。 但我並不認為這是意料之外。 我認為在目前6月或者等到7月減息都是有充分理由的。 但我認為市場大多預期 央行會於未來幾個月內減息。 我覺得主要的一點是 加拿大的通脹數據一直相當穩定地走低。 我們要知道加拿大央行不僅以2%為通脹目標, 其實還有一個1%至3%的目標範圍。 而無論是整體還是核心通脹,都已經低於3%。 所以我認為加拿大央行有理由聲稱 其貨幣政策一直奏效,給經濟降溫, 而央行現已準備就緒,使利率從最高上限水平下降。 那麼您認為央行應該在此暫停,還是預期將再有所行動? 我認為還會陸續有來。 事實是我們不僅看到通脹數據下降並趨向目標, 甚至數字上的增長,大體上也可以說加拿大是在降溫了。 這沒有美國那麼強, 因此我認為今年再減息一、兩次是合理的。 我認為主要的爭論在於此後的發展。 2025年、2026年內能減息多少? 終點利率是多少? 是3%,還是更低或更高? 所以,是的,將繼續減息。 最終會走向何方才是主要爭論的問題。 好的,我知道您很忙。 貨幣市場如何定價今年餘下時間內 加拿大央行的隔夜利率變動? 您有什麼看法? 就近期對減息的預期而言,今日有頗大的變動。 所以我提到,市場原本預期今年大約會再減息一、兩次。 現在更傾向於在今日之外再減息兩次。 我認為從加拿大央行的聲明來看, 在未來的會議上,對減息持開放態度是合理的, 如果通脹數據維持目前趨勢的話。 因此,即使是7月也有可能減息。 我估計在這次會議之前,很多市場參與者都在揣測6月或7月。 我們有可能最快於7月看到下一次減息。 我認為我們可以相信加拿大央行 可以啟動這個寬鬆週期,而且無需久候。 加拿大央行現已開始寬鬆, 我認為現在的重要問題是加元的前景如何? 特別是如果要考慮到我們的政策利率和聯儲局的分歧。 您有什麼想法? 是的,這是一個重要的主題,因為聯儲局仍然有點 必須更加謹慎,因為那邊的數據更加堅挺。 加元匯率在去年處於0.72至0.76美元之間, 我認為鑑於加拿大央行今日的行動, 加上加拿大的數據比較低於預期, 我認為回到0.72美元的範圍是合理的。 本週五將有一些重要的就業數據。 我認為加元是否會跌破0.72美元水平, 我們需要看看彼此的差異的發展。 我認為在此基礎上,還沒有到達那水平。 我認為最近的美國數據看來也有點疲軟, 所以可能還有一段時間處於0.72美元至0.76美元的範圍內。 您提及我們已看到通脹降溫的趨勢, 但您認為通脹有再次加速的風險嗎? 甚至開局已經相當強勁的房地產市場, 我們是否會看到樓市再度升溫? 是的,我們也必須觀察加拿大的樓市 以確定有關通脹或通脹減速趨勢的論調是否有變。 樓市肯定已穩定下來, 過去一年我們看到有些許下降。 所以我認為在加拿大主要是 貨幣政策發揮了作用,增加了房貸利息成本, 以致經濟其他部分的消費減少了。 在整個通脹籃子中,住屋佔了其中的一大部分。 但人們所購買的各類商品和服務 都因價格壓力而下降。 所以我認為即使樓市因這次減息而有所反彈, 我認為,目前的政策利率仍處於 4.75%, 這還是有點限制性的。 我認為短期內是不足以真正改變通脹情況。 最後,展望未來,您將密切觀察哪些 與加拿大央行下一步行動相關的指標? 我們首先討論了通貨膨脹, 我想重申這將是至關重要的。 對加拿大央行來說,這就是他們的一個政策目標。 不像聯儲局那樣有兩個目標,即通脹和勞動力市場。 所以他們會一直關注這一點。 但這不僅僅是關於按月通脹率, 這些趨勢固然重要, 然而我們也要考慮通脹預期。 所以您提到樓市是一個前瞻性的數據點, 從此處著眼以判斷未來的通脹走向。 加拿大央行也關注通脹調查。 因此,在他們下次會議上發布貨幣政策報告時, 我們將看到央行對通脹預期的說法。 我認為增長數據永遠都是重要的, 數據自7月以來一直疲軟。 如果持續降溫,或者甚至對加拿大的增長帶來更多下行風險, 我們可能會看到加快減息。 我認為這是我們正在觀察的事情。 最後我想說,我們顯然還要考慮國內數據, 但我們與美國息息相關,美國和聯儲局的一舉一動 不僅對美國債券市場很重要,對加拿大債市亦然。 所以我們必須認真觀察數據如何演變。 我認為目前加拿大央行可以規劃其短期的路徑 以決定是否減息。 但在某個時候,如果聯儲局因為 美國數據保持堅挺而要按兵不動, 那時,這種差異可能會達到一定的限度, 我認為這將是一場持續的辯論。 Hafiz,非常感謝您抽出時間。 謝謝。 [聲音標誌] [音樂播放]

在通脹放緩的情況下,加拿大央行四年多來首次下調隔夜利率。道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積極固定收益投資組合管理副總裁兼董事 Hafiz Noordin 闡述了未來利率前景及其對固定收益市場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