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 60/40:在動盪時期的大宗商品案例

顯示文本
打印文本

在僅僅一個月當中,美國的政府政策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轉變, 那美國正在對加拿大和其他貿易國家施加關稅, 這對我們的宏觀經濟造成了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是的,因為關稅的原因。 現在宏觀經濟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那麼作為一個投資經理來說的話, 你們在這樣的趨勢下怎麼去考慮投資策略呢? 在形勢不定的情況下面,我們一定要關注我們資產的多元化。 因為當一個資產價格下滑的時候, 我們要確定有其他的資產來彌補它的損失。 那麼這樣的資產組合的多元性 會幫助我們保持比較平衡的資產回報率, 這樣的話我們的投資者就比較可以放心。 是,所以投資組合多元化是你們首要考慮的因素嗎? 能不能給我們多解釋一下這個方面? 我可以講一講,我們怎麼可以在投資組合在現在的情形下進行實施的。 因為現在,它的關稅和貿易戰可能會加強它的通脹的壓力。 在高通脹的時候,我們要用一些不同的工具來幫助我們。 那一個最主要的工具就是大宗商品。 在比較典型的投資組合當中,我們用股票和債券來實施多元化, 但是它不是百戰百勝的策略。在2022年的時候, 在美聯儲加息來抑制通膨的時候,股票和債券都同時下滑, 那這樣的情形對我們最保守的投資者來說是相當不利的。 是的,所以大宗商品跟股票和債券的相關性是比較低的, 那麼它能起到分散風險的作用。 你能不能給我們解釋一下,為什麼在通脹走高的情況下, 大宗商品的表現比較好呢? 這基本上有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因為通脹可能是 由大宗商品啊價格升高而造成的。 我們現在的世界的經濟還是由石油作為主導的能源, 那麼油價上漲會提高生產成本而造成通脹。 舉一個例子,在美國七十年代石油危機的時候, 石油的表現,它優於大盤,就是這個原因。 知道了,還有其他的原因嗎? 那第二個原因就是大宗商品它是有保值的作用。 在貨幣或者是財政政策比較寬鬆的時候,貨幣呢會貶值。 那麼因為大宗產品它是實物資產, 它有內在的價值,在貨幣貶值的時候,大宗商品的價值會上漲, 來回到它、保持它原有的內在價值。 你講了兩個原因,那麼還有原因嗎? 對啊,第三個原因就是因為大宗商品上漲, 是因為它有供應不全的結果,在經濟增長高的時候, 或者是它有短缺的情況,那麼會造成物資供不應求, 但大宗商品,特別是,尤其是這樣的, 因為在短期中大宗商品是很難提高它的產量的。 知道了。 那我們,你作為一個大宗商品的專業人士,現在看看我們地域政治日趨複雜, 那你在大宗商品當中會關注哪些內容呢? 所以我們投資大宗商品的時候主要考慮三個因素,第一個是通脹保值。 第二個是分散風險,第三個是投資潛力。 那麼在地緣政治不穩定的情況下,在現在這個時候, 投資的這個升值潛力是我們考慮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那麼這其中有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全球的去美元化, 導致了投資者對於黃金的需求增加。全球央行特別是新興銀行一直在拋售美元資產、 投資黃金來分散他們的外匯儲備的風險, 那是因為他們對於現在政治局勢的緊張和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有一些擔憂。 那麼,還有一個是美國國內特朗普總統說過,一定要弱化美元來幫助美國企業的出口。 那麼對於美國投資者來說的話,弱勢美元對於黃金是有一個推動的作用, 所以黃金作為大宗商品, 過去一年表現最好的品種之一,代表了黃金的兩個推動因素, 一個是保值,第二個是避險。 那麼第二條是全球對於資源的爭奪。 我們知道美國總統說一定要讓美國製造業回流, 他要讓美國的企業在美國建廠,招聘美國人。 所以這個在全球的另一端,中國是全球製造業的中心, 它想鞏固全球製造業這樣的一個領先地位, 包括對於綠色能源,還有這個製造業升級這一塊, 是有很大的這個優勢的。 那麼中國和美國處於一個製造業競爭這樣的一個局面, 他們對於資源的爭奪是非常非常地兇猛的。 我們能夠看到在今年兩個月以來, 我們已經看到美國已經在大量的囤積銅。在美國的這個期貨交易所裡面, 我們看到銅的庫存是直線上升的。 第三條是歐洲。我們知道在地緣政治和軍事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會看到一個資源的再分配。 按特朗普總統說,如果俄羅斯和烏克蘭停戰有一個協定, 那麼歐洲很有可能會擔任起烏克蘭重建這樣的一個責任, 還有歐洲有可能去進行一個軍事的重建。那麼在這個情況下, 他們對於資源,對於金屬和能源是有大量的需求的。 所以我們能夠看到從美國、中國還有歐洲各個國家都有各個國家的利益, 對於資源進行大量的爭奪。我們認為這個格局 是一個長期的格局,在短期內很可能很難改變。 所以這樣一個長期的格局,給大宗商品的需求打開了一個長期的結構性的空間。 你談到了美國、中國還有歐洲。那我們再看一下中國。 在二十年之前,中國的城市化幫助大宗商品進入一個超級的週期。 那麼現在因為中國的宏觀形勢有所改變, 那麼它對大宗商品的需求又在怎麼演化呢? 確實,看商品需求,主要看中國。 過去中國的經濟支柱是以房地產和基礎建設、 設施為主的這樣的一個重投資的策略, 過去幾年我們看到中國的房地產是比較低迷的, 但是我們發現中國對於工業金屬的需求卻並沒有降低,這什麼原因呢? 經過調查,我們發現中國經濟實際上在過去幾年。 已經進行了迅速的轉型,轉向了以高科技嗯, 製造業升級和綠色能源為主的新興產業。 我給你舉幾個例子好了。好,對,第一個就是銅。 過去銅的需求最主要的是房地產。 現在銅的需求最大的消費者是電網。 中國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兩家公司公佈了2025年的投資目標。 他們將投資8250億人民幣建設電網。跟2024年相比同比增加37%。 電網投資對於銅和鋁這樣的金屬是有很大的需求的。 中國電網的投資對於能源的,新能源的併網, 對於電動車的這個充電設施的建設和智能網路的建設有很大的幫助。 第二個我們提到了這個中國的電動車。那麼電動車中國一直是處於領先地位。 在2024年中國生產了1100萬電動車,佔全球電動車產量的70%。 這是一個很大的數量。 中國電動車在全球,特別是新興國家有很強的競爭力。 中國電動車有壟斷供應鏈和成本優勢。就算是很多國家給電動車加了關稅, 它的價格還是比較低廉的。 最後我想提一下,我們知道最近美國和中國對於人工智能有一個競爭。 我們知道,如果你要建設人工智能,對於數據中心的建設是很有必要的。 我們發現建設數據中心需要很多的鋼材、鋁材和銅材, 那麼對於金屬的需要是非常非常高的。 我們知道這一周中國主席習近平還會面了很多科技公司的業界領導, 這個給市場提供了一個很強的信號, 表示中國政府對於科技公司的支持會一直存在, 所以我們認為啊,從科技創新到新能源, 再到製造業升級,將會是未來對於大宗商品需求的三駕馬車。 這三駕馬車給長期的,中國長期的這樣的一個商品需求提供了保障, 也給周邊的產業提供了一個長期的機遇。 那麼從這樣看來,你對大宗商品的需求還是持續看好的?是的。 那總體來說呢,在形勢不穩定的情況下面, 我們要強化投資組合的多元性。 特別是在通脹升高的時候,我們要用大宗商品 來幫助我們,維持比較平衡的投資收報率, 而且它還會幫我們在市場波動中,駕馭市場時機的能力。 是的,除了對沖通脹和分散風險兩個條件以外, 在現在國際局勢比較動蕩的情況下, 投資大宗商品還會給我們帶來一個可觀的回報。 謝謝你,謝謝你,下次再見,下次再見。

投資組合多元化是降低風險的關鍵策略,尤其是在政治和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時期。道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組合經理 Jing Roy 和 道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大宗商品副總裁 Tim Yang 討論了為什麼增加黃金和銅等大宗商品的投資可以幫助投資者應對波動的市場。​